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

太上感應篇_【解釋】25

敗人苗稼



 



【解釋】

毀壞別人所種植的秧苗稻穀。



【分析】

百姓依靠著稻穀糧食來養活身命,況且農夫的春耕夏耘種植稻米,實在非常的辛苦;而且完糧納稅養家活口,也都是靠著稻穀的收成;所以怎麼可以阻礙水利,使得
田地乾旱;潰決堤防,使得稻田淹沒;放縱牲畜去踐踏田地吃掉稻穀呢?使得天地所生養的稻穀,不能夠收成;農夫的辛苦,徒勞而無功,這種人實在是太殘忍了!
然而不僅是如此,若是在上位的人,不重視農耕的時機,不講究水利的灌溉,而影響了農民的收成;這也是屬於敗人苗稼的行為,也可以用這個罪名來定他的罪啊!



故事:

清朝康熙丁未年,湖廣鄉民李甲,以賣牛為業;他每次到了稻穀成熟的時候,就在四更天,把所養的牛群放出來,去吃別人田裡所種的稻穀,牛群所吃的面積達數里
之廣,而李甲仍習以為常的這樣做;因為當地地廣人稀,別人也難以察覺到這件事情。忽然有一天,李甲被雷打死了,他的背上呈現出四個紅字縱牛害稼。意思是 說:「李甲放縱自己所養的牛,殘害別人所種的稻穀。」



 



 



破人婚姻



 



【解釋】

破壞別人的婚姻。



【分析】

有了夫婦的關係,而後才有父子的關係,所以婚姻之道,就顯得更重大了;而破壞婚姻的方式有幾種,有的是百般的設計毀謗,而破壞別人於婚前;有的是多方的阻
隢,而破壞別人於將婚;有的是無風起浪,而破壞別人於婚後。豈知婚姻乃是天定,人怎麼能夠破壞呢?有的婚姻,或是被人破壞了,畢竟這樁婚姻不是婚姻啊!然
而婚姻的離合是由天定,而人若是起心破壞別人的婚姻,這個罪孽就跟殺人相同了。唉!造惡的人,何必要徒然的喪失自己的天良,而去造下這個大孽啊!至於夫婦
本是和好,或是因為岳家嫌女婿出身貧賤而生離間,或是公婆因為媳婦貧窮而聽信讒言,這又是賊殺親人,比起用木棒和刀來殺,還要厲害的多了,這些都要引以為
戒。至於嫌棄貧窮而悔婚,依恃勢力而強娶,尤其是有害天理。倘使法官徇私,枉曲的裁判別人離婚,則是大損他的陰德,必定會遭天譴,這是法官應當要引以為戒
的。



故事一:

四明葛鼎鼐,在學宮讀書的時候,每天上學都要經過土地廟。有一天,廟祝夢到土地神告訴他說:「葛狀元每次經過這裡的時候,我都得起立向他致意,希望你能為
我築一道小牆,以便遮擋他啊!」廟祝就照著土地神的意思,開始準備建築一道小牆;剛剛才找好了工人,就又夢到土地神託夢給他說:「不用建小牆了,葛鼎鼐替
人家寫了離婚書,他的功名已經被上天一筆削盡,所以我不用再向他起立致意了。」原來當時有位鄉人,準備要拋棄妻子;但是他不會寫字,於是就請託葛鼎鼐代筆
幫他寫。葛鼎鼐聽了廟祝的話,大為後悔,就盡全力挽回鄉人夫婦的婚姻;後來他只考中了鄉榜,也就是省裏面所舉辦選拔舉人的考試,官也只做到了副使的職位。



故事二:

鄭叔通在他小的時候,父母就為他和夏家的小女孩締結了婚約;等到長大之後,考取了功名,而夏家的女兒,卻因為生病而變成了啞吧;所以鄭叔通的伯伯叔叔們,
都勸他別娶夏家的女兒,鄭叔通則堅持非娶不可,他說:「夏家的女兒,我若是不娶她,她就會沒有歸宿啊!而且我是在她沒變啞吧之前,就和她訂婚了;現在她變
成了啞吧,我就要拋棄她,實在於心不忍啊!」於是鄭叔通竟然就娶了夏女為妻。後來他的官位,做到了侍從,兒子也考取了功名。



【嘉言】

宋朝司馬溫公家訓說道:「凡是議訂婚姻,應當先要察看男女雙方的品行,和他們的家法,應該都弄清楚,不可以只是羨慕對方的富貴;如果女婿果然賢能,現在雖
然貧賤,怎麼知道來日他不會富貴呢?如果女婿不肖,今天雖然富貴,又怎麼知道來日他不會貧賤呢?而妻子更是家庭盛衰的關鍵,如果只是為了羨慕她娘家一時的
富貴,而娶她為妻;她就會依恃著娘家的富貴,而輕視丈夫,不尊重公婆,養成了驕傲妒嫉的個性,以後家中就永遠不得安寧了;就算是因為妻子的財富而致富,依
靠著娘家的勢力而升官,若是有丈夫志氣的男人,能不感到慚愧嗎?又世俗之人,喜歡在嬰兒的時候,就為孩子輕易的許諾婚約,等到孩子長大之後,或是不肖,變
成了無賴,或是身染惡疾,或是家貧而挨餓受凍,或是到遠方做官,於是就不守信用,違反婚約;因此而造成打官司的例子,實在很多啊!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,都
要等到他們長大以後,再為他們議婚;然後經過彼此的書信往返,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禮,表示要娶女方為妻的程序,再經過幾個月的交往觀察,才可以完婚;這樣
就不會發生結婚之後後悔的事情,這種的規矩,也是後世的人應該學習效法的啊!」



 



 



苟富而驕



 



【解釋】

苟且致富,僥倖的得到財富,就驕傲自大。



【分析】

苟,就是論語上面所說的「苟富矣」的苟,意思是說不必是大富,只要是苟富,就驕傲自大起來了;很清楚的寫出了,小人一下子有了錢,就無知妄為的樣子。因為
有了錢,就會驕傲,驕傲就會奢侈,奢侈就會浪費,浪費就會貪取不義之財,剝削別人以肥自己;這種人必定會仗恃著錢財而凶暴倔強,欺凌鄉里同胞,輕慢親戚朋
友;自己的享受可以一揮千金,而對待別人則是一毛不拔。然而權勢縱然顯赫,也是容易消盡;況且天的道理,總是諱忌滿盈的;所以驕傲尚未加於別人,自己就會
先遭受到災禍,而且這種的事情,屢試不爽啊!



故事:

從前有位富翁楊溪,性情貪婪,見識淺薄,而且器量狹小;他所儲存累積的金銀財寶、布匹糧食、日益的在增加;他的朋友陳棟塘就勸他說:「一個光是累積財富而
不懂得布施的人,必定會遭到奇禍啊!你為什麼不做些施捨的善事,這樣才能夠長久的保有您的財富啊!」結果楊溪不肯聽陳棟塘的勸告;過了兩三年,陳棟塘就告
訴別人說:「根據我的觀察,楊溪的災難就快要到了,以前他只是貪心吝嗇,令人輕視而已;近來聽說他變得愈來愈驕傲蠻橫,待人刻薄,不講道理;甚至什麼壞事
都敢做,這難道不是他自己在加速的招來災禍嗎?」陳棟塘講完之後沒多久,果然楊溪就被盜賊所殺。



【嘉言】

古人說:「恭敬節儉,是一個人福報的開始;驕傲吝嗇,則是一個人災禍的徵兆;所以肯修福報的人,可以漸漸的獲得吉祥幸福;而敢做惡事勾當的人,往往就會忽然的倒了下來;古往今來,這樣的例子,不知道有多少啊!」



 



 



苟免無恥



 



【解釋】

不當免而求倖免,毫無羞恥之心。



【分析】

佛說:「我有二白法,能夠救度一切眾生;什麼叫做二白法呢?一個叫做慚,一個叫做愧。」孔子說:「行己有恥。」意思是說:「對自己偏差的行為,要有感到羞
愧的心啊!」禮記上說:「臨難毋苟免。」也就是說:「一個人在面臨災難的時候,不可以心存希求自己能夠苟且僥倖,躲避這個災難。」現在有許多人,不顧做人
的道理和法律的規定,以求得僥倖的苟免於難,而且又毫無羞恥之心,這種人實在是太沒有格調太差勁了!



故事一:

唐朝的哥舒翰和安祿山,同為唐朝的大將,兩人經常為了些事情,而爭執鬥氣不下;等到安祿山造反,哥舒翰被安祿山的軍隊捉到,帶到他的面前,安祿山就對哥舒
翰說:「你以前常常輕視我,現在你說該怎麼辦呢?」哥舒翰就伏在地上回答道:「臣的肉眼,不能夠認識您這位聖人啊!」安祿山聽了大笑,就封他為司空;後來
安祿山把投降他的唐將全都殺光,哥舒翰竟然也被殺死。



故事二:

宋朝的大臣范純仁,也就是范仲淹的兒子,曾經與司馬光議論朝政,兩人的意見不合;後來朝廷之中,小人當道,就要治司馬光這些正人君子的罪;而另外一位大臣
韓維,因為在司馬光當權的時候,跟司馬光不合;因而就得以倖免,沒有被朝廷治罪。有人就勸范純仁說:「你可以借著韓維的先例,請求朝廷寬免,不用治你的罪
啊!」范純仁說:「我從前和司馬光同朝議論國事,就算是意見不合,也是對的;今天若是為了求得自己的苟免,不被朝廷治罪,那就不對了啊!人若是活著,而心
中有愧,還不如心中無愧而死的好!」於是范純仁就被朝廷貶官,流放到很遠的地方。



【再析】

魯子晉先生說:「不應當免而倖免,就叫做苟免;這種人應該要深深的感到慚愧自責啊!」現在居然有一批人,仗恃著自己掌權得勢,就對忠良之士被殺,反而嗤之
以鼻;對節義之人遇害,反而大加譏諷;此輩小人,雖然苟且保全了性命,但是他們的良心,都已經先死掉了啊!他們還有什麼顏面見人呢?我們也不必再談論,他
們死後遭人唾罵的果報了。至於市井小人,為非作歹,縱然能夠倖免躲避刑罰的災禍,他卻不知道這正是上天要加深他的災禍啊!於是他就繼續習慣的為非作歹,而
且毫無羞恥之心,和悔改之意;最後終究難逃天理法網的制裁;至死都不覺悟,實在是太悲哀了啊!」



 



 



認恩推過



 



【解釋】

把別人的恩,冒認為是自己所施的恩,企圖討好;把自己的過,反而推在別人的身上,企圖卸責。



【分析】

不是自己所施的恩惠而冒認,不過是一時討好對方的計策;只要對方稍加的探究,必定就會知道事實的真相;這樣對方不但不會感激自己,反而會輕視自己捏造事
實,無中生有。事實上,自己所造的過失,而想推諉給別人,不過是一時推卸責任的計謀,別人只要稍加的探究,必定就會知道事實的真相;這樣他人不但不會原諒
自己,反而更增加了別人對自己狡猾的憎厭;所以小人真是冤枉的做了小人啊!



故事一:

宋朝的宰相王曾,有人向他請託,希望能夠提拔自己升官,或是調一個好差事,王曾必定會面帶嚴肅的予以拒絕。而被王曾提拔任用的人,他又絕口不向當事人提
起。王曾的孫子就對他說:「爹,您為什麼不告訴那些曾經被您提拔過的人呢?」王曾回答說:「孩子啊!任用賢人是皇上的事;若是告訴他們,使他們知道是被誰
推薦的,是被誰提拔的,這就是徇私情,賣私人的恩情了。」



故事二:

興山縣的縣衙裡,有位縣吏很會騙人,縣官每次施人恩惠的時候,他就會說:「這全都是我向縣官吹噓的力量啊!」縣官或是饒恕了某人,不再責備處罰了,他就又
會說:「這全都是我替他關說維持的功勞啊!」凡是縣衙所推行不錯的政令,他都認為是自己所施的恩惠,大家都稱讚他確實有旋轉乾坤的力量。後來縣官犯法出了
事,上級長官就把他和縣官一齊捉起來查辦,並且對他說:「縣官全聽你的話,他的所作所為,都是你主使的,所以你難辭其罪。」竟把他活活的鞭打到死。



故事三:

明朝有一位狀元王華,在擔任官職的時候,有人竟然誣告他。別人就勸他為自己辯白,王華就說:「這是我同年同榜考中功名的朋友所做的事情,若是我為自己辯白
的話,那就是攻訐朋友啊!」王華竟然因此而不為自己辯白。後來他的兒子王守仁(也就是王陽明先生),在京城做官的時候,聽到京城裡的讀書人,為了這件事情
而議論紛紛,他就想要上書皇帝,為父親被誣的事情辯解;王華知道兒子想要為自己辯解,就立刻寫了一封快信,制止王陽明這麼做;並且向他說:「你以為這件事
情,是你爹的恥辱嗎?我本來就沒有任何可恥的事情啊!今天你卻要無緣無故的攻訐舉發我的朋友,你這樣做,反而成為我的一大恥辱啊!」王陽明聽了父親的勸
告,就不再上書為父親辯解了。



【再析】

寧可承認是自己的過失,也不願意宣揚朋友的錯誤;這種的修養,豈非超出了常人萬萬倍之上了嗎?像有這種修養的人,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過失推給別人呢?



 



 



嫁禍賣惡



 



【解釋】

把自己的災禍,轉嫁給別人;把自己的罪惡,推卸給別人。



【分析】

嫁禍給別人,就像嫁女兒給別人一樣,要別人願意娶才行;賣惡給別人,就像賣東西給別人一樣,要別人願意買才行;因此這種人的城府,實在是太深,心術也實在
是太壞太歪邪了;所以他將來的果報,必定會很慘;到頭來所嫁的禍,卻是禍到自己的頭上來;所賣的惡,卻又回歸到自己的身上來;所以嫁禍賣惡,對自己根本就
沒有好處啊!



故事一:

宋朝的郭黃中,在他負責掌理雲安軍務的時候,有一天他到棲霞宮拜訪進香,當天晚上,就夢到神明告訴他說:「郭公您對雲安地方的貢獻很大,雲安的百姓,每個
人都受到了您的恩惠;然而有件壞事情,這個人做的非常隱密,所以我不敢不告訴您啊!明天會有人押解九個殺牛的嫌犯到您的處所,希望您除了這九個人之外,最
好還要再仔細的察一察。」第二天早上,郭公就詢問巡檢司,有沒有受理案件;果然發現,有一位士兵押解了九個嫌犯到來,並且還自稱:「是我捕獲這些殺牛的嫌
犯,特別押來這裡向長官請賞的。」事實上,牛是這位士兵所殺,他就把殺牛的過失,嫁禍給這九個人;並且還把這九個人抓起來,押到官府請賞。經過郭公這麼一
質問,這位士兵也就伏首認罪了。



故事二:

浙江有位名叫程七的人,向來都耍無賴,只要鄉里中發生了爭吵打鬥的事情,他就一定會向對方說:「你們誰能夠拿酒來,讓我喝醉了,拿錢來給我做報酬,我就會
替他討回公道。」有人答應了他的條件,他就乘著酒醉之後,代那個人前往找對方算帳;而且辱罵毆打對方,無所不用其極。他又替人設計謀害仇家,只要是有利可
圖,什麼壞事都敢做。有一天,他受人僱請,到衙門裡面代替別人接受責罰,結果被衙門打成重傷而死,並且屍首就停放在路旁;別人見到他這樣,都罵他笑他說:
「程七啊!惡可以賣,難道命也可以賣掉嗎?」



 



 



沽買虛譽



 



【解釋】

沽買虛假的名譽,使得別人讚揚自己。



【分析】

孟子說:「有諸內,必形諸外。」莊子說:「名者,實之賓也。」所以怎麼可以沽買名譽呢?沽買就是花錢去買,或是設計勾引,用手段去籠絡的意思。我們常常見
到,自古以來的忠臣孝子,貞節的婦人,正直的君子,當他們享有光榮名聲的時候,就必定會遭受到困厄的逆境,這是什麼原因呢?原來名也是福報的一種,而天地
鬼神,不肯使一個人享有完全的福報,所以在某一方面豐足的,就會在某一方面有所缺陷,這也是一定的道理。況且事實上,沒有實際的行持,而去沽買名譽的人,
那麼他所遭受到的挫折,就更不堪設想了。于鐵樵先生說:「現在有些讀書人,他們的文章能夠刻印成書流通於世,而他們每次赴考,卻是名落孫山;有些官員在民
間享有很好的名聲,百姓都在歌頌他們的德政,然而他們擔任同一個職務,往往卻是十年都沒有升調,恐怕都是犯了這個沽買名譽的毛病啊!」



故事:

宋朝高士陳希夷,曾經提醒種放說:「名是古往今來人們所喜愛的美器,但是卻為天地鬼神所深忌;所以天地間,沒有一個人能享有完美的名聲啊!而現在你的名聲
將會起來,但是必定會有東西來破壞你,使你失敗,所以你要特別的小心謹慎啊!」後來種放的晚節不保,果然是因為他乘座的車,裝飾的太過奢侈,於是因而喪失
了他美好的聲譽。



【再析】

以種放的賢能,卻仍會因為自己享有過譽的名聲而失敗,那麼今天那些假名士、假文章、假道學、假節義的人,彼此還在那裡互相的標榜,打知名度,那麼他們將來
的失敗,露出的馬腳,就更是不堪想像了。我們常常可以見到,很有名的人得到的災禍,往往比起平常人要來得慘,所以徒鶩虛名的人,就更須要引以為戒啊!因為
徒鶩虛名,不但是折福而已,更為自己帶來嚴重的災禍;所以做善事,貴在不為人知,才能積有陰功,那麼上天的回報,必定就會不一樣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