傾人取位
【解釋】
陷害別人,以奪取他人的官位。
【分析】
世間的一官一職,雖然都有定命;但是做部屬的,只要肯努力斷惡修善,就有機會升官,升到非常顯赫的地位。平常人只要多做善事,也有機會得到官祿;若是為了
自己想升官,就不擇手段陷害他人,以奪取他人的官位;然而因果循環,天理昭彰,陷害他人的人,最後還是會被別人陷害的;奪取別人官位的人,最後自己的官
位,也會被別人奪走;而且報應之快,幾乎馬上就可以看得到啊!
故事:
宋朝的大臣彌德超,看見樞密曹彬的功勳聲望日益隆重;因此就向皇上誣告曹彬密謀不軌,想要造反;皇帝因而聽信彌德超的讒言,於是就罷免了曹彬的官職,而起
用彌德超擔任樞密的重要職務。這件事情發生之後,沒有多久,宰相趙普竭盡所能的為曹彬辯解洗刷冤情;皇帝終於恍然大悟,就把彌德超流竄到很遠的地方,對待
曹彬一如以往一樣的禮遇。看到這個故事,則陷害別人就是陷害自己的道理,豈不是更加的明確嗎?然而這種的害處,還算是小的呢!至於唐朝李林甫當宰相的時
候,反覆的傾陷別人,以鞏固自己的位子;當時邊疆的元帥,都是由朝廷的名臣擔任;功勞卓著的就可以入朝拜相,李林甫想要阻塞這條拜相之路,就向皇帝進言
說:「文臣的膽子小,不敢抵擋外敵武力的入侵;若是起用胡人來擔任元帥這個職務,胡人就一定能夠拼死命的保護大唐江山了。」皇帝因誤信而採納了李林甫的建
議;因而導致了以後安祿山造反而天下大亂。這就是為了要保住自己爵位自私的念頭,而使得天下蒼生受害的例子;最後李林甫被朝廷判了私通判逆的罪名,死了之
後還被剖開棺材斬斷屍首,這原非是他所犯的罪啊!然而他陷害賢人以鞏固自己的地位,因此而重用了安祿山;所以朝廷就用叛逆的罪名,加到他的頭上,這豈不是
皇天在冥冥中默默定下的公案啊!唉,食君之祿,做臣子的應當報效君王國家才對,怎麼可以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呢!
【嘉言】
從前人說:「既然是委身事奉君王,那麼這個身體,就應當不再是自己的了;所以應該要念念都為君王國家,怎麼可以再顧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呢?這樣的臣子,怎麼會不忠於國家呢?」古人所說的這些話,的確可以做為前面這些人的金玉良言啊!
誅降戮服
【解釋】
賊寇若是已經投誠降服,反而把他們殺死,最是大大的違逆天理。
【分析】
用兵打仗是凶事,戰事實在太危險,聖人不得已才用兵;所以古時候因為戰爭而殺死了許多的敵人,則會替他們感到悲哀,可憐他們戰死沙場;戰勝的一方,並且會
為戰死者舉行喪禮;至於投降歸順的敵人,更是應該要憐憫安撫勸諭他們;若是已經投降順服的敵人,而又把他們給殺掉,這種的居心,實在是太殘忍了,所造下的
惡業,也實在是太大了;所以將來遭到的災禍,沒有比這個還要大啊!
明朝的顏茂猷先生說:「慈悲心重的人,不能夠帶兵打仗做將軍啊!難道說當了將軍,就是死路一條了嗎?其實並非如此,將軍若是能夠救百姓、平暴亂、使國家安
定,則做將軍就有了生路可走;所以因為挽救蒼生,不得已才用殺戮,則功勞沒有比將軍還要大的了,為什麼呢?因為犧牲少數人而能救活千萬的生命,這和尋常的
行善相比,固然是有所不同;若是為了要成就自己的功名,就以屠殺的手段來殺害眾生,則罪過也就沒有比將軍還要大的了!為什麼呢?因為打敗仗則多殺自己的部
屬,打勝仗則多殺敵人的軍隊;若是軍紀不嚴,則會濫殺無辜的百姓,這些都是主將的責任啊!所以派遣將軍不可不謹慎;而將軍派遣屬下,尤其更是不可以不謹慎
小心啊!古人說:『三代都做將軍,是道家所忌諱的啊!』然而使用殺戮的手段來阻止殺戮,也是必然會有的事情,但是可以放心的使用嗎?所以在遣將運用時,則
必須遵守下面三點不可以的原則;第一、怕會無事生事,犧牲了百萬將士的生命,而博取個人的掛印封侯。第二、怕會以暴易暴,冒殺了百姓平民,為了爭功而砍下
更多的人頭。第三、怕會雙方軍隊艱苦的激戰,彼此都殺害許多對方的將士。親身擔任此項作戰任務的人就會說道:『殺人由己,這樣可以達到立威的目的啊!』又
會說道:『殺人由人,聽任他們冒殺劫掠,虛張聲勢,而我就可以拿來做為自己的戰功啊!』要知道為將之道,最重要在於嚴格的禁止軍隊殺戮;而嚴格的治軍,則
士兵就不會受害,而能夠所向有功,這就是以生道而行殺戮的道理啊!」
故事:
漢朝的大將李廣,武功高強善於射箭,匈奴人對李廣非常的畏懼,李廣因而就被稱做飛將軍。唐朝的大詩人王昌齡,寫了一首出塞的詩,稱讚李廣的英勇說道:「秦
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;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渡陰山。」然而李廣的官運卻不好,他的戰功雖然彪炳,但是始終都不能夠封侯;李廣曾經對相士王朔
說:「我李廣自少年從軍以來,每次和匈奴作戰時,沒有不搶先在前,拼命的殺敵立功;漢兵追擊匈奴的時候,我也每次都參與;然而比我晚從軍的後輩,都已經封
侯了;而惟獨我卻不能封侯,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啊!」王朔說:「將軍請您仔細的想想,在您的一生中,有沒有做過使您感到遺恨的事情呢?」李廣回答說:「我曾
經殺死已經投降的胡人八百人,事後我也感到非常的後悔遺恨啊!」王朔說:「災禍莫大於殺死已經投降的敵人,這就是您所以不能夠封侯的原因啊!」後來李廣出
征匈奴,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,李廣因此而自殺身亡;他的孫子李陵也做了將軍,在一次戰役中,被匈奴俘虜而投降了匈奴;李陵的家族,因此就被漢朝的天子下詔
滿門抄斬。
貶正排賢
【解釋】
貶謫正直的官吏,到邊遠的地方;排擠賢良的同僚,使他失去官位。
【分析】
正人君子,賢良之士,都是國家的棟樑,所以應當要重用他們,這樣朝廷中才能人才濟濟,國內國外也都會知道而有所畏懼警惕;若是因為妒忌他們的才能節操,和
自己不同道,就想盡辦法排擠他們,放逐貶謫他們到邊遠的地區;這種妨害賢良毒害國家的罪孽,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啊!
要知道,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,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;人才的遭遇,道理也是一樣啊!假使在位掌權的人,都像伯樂一樣,懂得發掘人才而善用人才;那
麼有道德心量大的人,就可以使他當宰相;識大體的人,便可用他作諫官;有方策謀略的人,便可以付與他掌管兵權;操守廉潔的人,便可以用他掌管錢糧;愛護人
民的人,便可使他作郡守或縣令;如此則政府大小的官職,都能夠由適當的人才來擔任,而沒有被遺漏的人才,那麼國家就一定會興旺!
明朝顏茂猷先生說:「凡是排擠貶謫賢良的人,和包容賢良的人,原來相差並不遠,只是因為被「我見」所影響。例如有聽到賢人的名聲,對他非常的仰慕;等他到
了面前,對他便有一兩件事情忍耐不過,積久之後,便成了仇恨。故包容關係較遠的賢人比較容易,包容身邊的賢人則比較困難;包容的時間短比較容易,包容的時
間長則比較困難,這是什麼原因呢?因為彼此的氣,互相的抵衝,而彼此的才能,也互相的抵觸了。彼此的名聲,在互相的排擠下,造成彼此的影響互相的打擊的緣
故啊!而且這些賢人,也未必都能夠做到了平等心、無我相的地步;所以在彼此交往久了之後,就看見對方的短處了;以往仰慕對方的德行,現在則認為是錯敬了對
方;今天嫉妒賢人,反而覺得自己的心中是沒有偏差的,其實這就是自己的心量不能夠容下賢人君子啊!所以有君子相遇,而最後卻弄得反目成仇,毛病就是出在這
裡。必須平日就要有克己忍辱的功夫,不為名、不著相,實實在在的為國為民;對於一切的毀謗讚歎,絲毫都不放在心上,這樣才能為子孫和百姓造福啊!」
故事一:
宋朝的謝泌,最懂得知人,他從來不輕易的許諾推薦人,他一生向朝廷推薦的不過幾個人而已。他每次向朝廷發出推薦函的時候,必定是焚香禱告,朝向皇帝的宮闕
禮拜說:「老臣又為陛下求得了一位人才啊!」范仲淹、王旦都是他所推薦的。謝泌臨命終的時候,能夠自己盥洗沐浴焚香,然後端坐而逝;斷氣之後,連頭都不歪
一點;若不是他平日修持有功夫,怎麼可能會有這種的瑞相呢?
故事二:
周朝春秋時代,晏子向齊景公說:「國家有三件不吉祥的事情,而妖精鬼物並不在內。第一件就是國家有賢人,而君王不知道,這是一不祥;第二是知道了賢人,而
不用賢人,這是二不祥;而用了賢人卻又不信任他,這是三不祥。」所謂的不吉祥,就是指的這件事情了;所以正人賢人怎麼可以排擠貶謫呢?
故事三:
唐朝的盧杞,很討厭顏真卿,一直想把顏真卿趕出朝廷;當時剛巧李希烈叛變,盧杞就向皇上奏道:「臣想只要得到一位儒雅的重臣,為李希烈分析叛變的福禍,就
可以不用勞動軍隊,而使得李希烈臣服朝廷;顏真卿乃是三朝的舊臣,忠心正直,剛烈果決,而且名重海內,大家都佩服他;所以臣想他是最恰當的人選了!」皇上
因此同意盧杞的建議,下詔派遣顏真卿,代表朝廷去安撫李希烈;後來李希烈想要留下顏真卿當他的宰相,顏真卿抵死不從,因而為國殉難;所以這件事,實在是盧
杞所造成的。後來李懷光向皇上奏報:「盧杞殘害忠良,奸臣誤國。」盧杞因此就被貶官流放到新州,而且就死在新州。
【再析】
明朝的顏茂猷先生說:「小人之所以嫉妒,只是因為恐怕他人攻擊自己,陷害自己;卻不知道智巧謀略,總是敵不過造化的道理啊!命裡註定要失敗的,就算你用盡
了心機,使盡了手段,也是無能為力啊!盧杞這些人,並非不知道這種道理,而自己卻是無可奈何,這就是因為當初的一念,想要鞏固皇上對自己的寵愛和信任;事
到臨頭的時候,卻是已經成了騎虎難下之勢了;所以應當在開始的時候,就要非常的小心謹慎啊!」
凌孤逼寡
【解釋】
欺凌孤兒,逼迫寡婦。
【分析】
凌孤逼寡這句話的大意,在前面的「矜孤恤寡」的註解中,已經提到了;太上既然勸誡「矜恤孤兒寡婦」於前,又再勸誡「凌逼孤兒寡婦」於後,反覆的叮嚀,十分
的懇切;因為孤兒寡婦是人生的不幸,所以為天地所重視;怎麼可以乘他們無依無靠的機會欺騙他們,殘害他們呢?甚至侵占奪取他們的財產,或是使用詭詐的手
段,派遣他們勞役差事,或是依仗著權勢,迫使孤兒寡婦流離失所,冤屈無處控訴啊!我們暫且不論鬼神的明察,和報應的不爽;只要想到孤兒,他們也是人家的兒
子;寡婦,她們也是人家的妻子,請將自己的兒子,自己的妻子,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想想,也就不會做出這種傷天害理凌孤逼寡的事情了。
故事:
方城這個地方,有位叫鞏固的人,與一位周姓富翁為鄰居,周富翁的家中,忽然之間男的女的都死了,只剩下了一位老婆婆和年幼的小孫子;鞏固就藉著請他們吃飯
的機會,騙老婆婆說:「妳的小孫子年紀太小,身體又單薄,光靠著留下來的財產過日子,並不是很好的方法啊!不如把財產都賣給我,我就負責撫養你們祖孫倆
人;老婆婆聽了這話非常的高興,立刻就訂契約,比半價還要便宜,把財產全部賣給了鞏固。鞏固才拿到契約,立刻就逼迫他們祖孫二人搬家;鞏固晚上就夢到有人
責罵他說:「鞏固,你竟敢圖謀我的家產,趕走我的妻子和孫子;我已經把這件事情告到上帝那裡;明年你的家人都會死光啊!」第二年,來了一群盜賊,打劫了鞏
家,把鞏固全家殺的一個活口都沒留下;而老婆婆和小孫子,因為去年就被鞏固趕出家門,因此而免除了這場的浩劫。鞏固全家死了以後,婆孫二人就得以重返老
家,產業也都物歸原主。
【結語】
看到這個禍及全家的慘案,那些敢凌逼孤寡的人,也應該可以反省悔改了啊!至於兄弟同族之間,而敢凌逼孤寡,簡直就是滅絕天倫沒有人性,那麼他們所得到慘烈的報應,就更加的嚴重了。
棄法受賂
【解釋】
做官的竟然敢拋棄法律,接受人家的賄賂。
【分析】
從「棄法受賂」,一直到「見殺加怒」,都是就官員審問刑案上面來說的。凡是衙役或是書辦,也包括在內,並非專指法官而已。太上說「曲直輕重」,首先就說到
「棄法受賂」;因為「曲直輕重」自然會有它一定依循的法則;而其惟一的目的,就是想要得錢;所以才會任意的接受,賄賂之人所請求的條件,而顛倒了法律規
定;若是法官、衙役或是書辦,枉顧了法律的規定,竟敢拋棄法律,僅憑自己的好惡,來判定人犯的死生,那麼人民將不知道如何是好,而且會不知所措;難道他們
沒想到,這樣做的話,一定會弄得天怒人怨,而且自己也必定會遭到奇禍啊!
明朝顏茂猷先生說:「能夠考取功名做官,都是熟讀詩書禮樂的人啊!怎麼會不知道,應該要崇尚廉潔呢?只是因為看慣了官場上的文化,為了營求官位,請人推薦
提拔,不惜借債送禮,若是沒有錢,怎麼行的通呢?在最初開始貪污的時候,還有點分寸,心中還有羞愧不安;日子久了以後,則積習難返,愈貪就愈厲害;這時候
的性情,已經被染污的和腥羶一樣的骯髒臭穢不堪了;而且人心貪得無厭,貪得了一百兩的金子,就會想:若是能夠貪得一千兩金子,豈不是更好嗎?等到貪得了一 千兩的金子,必定會想:若是能夠貪得了一萬兩的金子,豈不是更佳嗎?更厲害的則是權位勢力喧赫一時,金銀財寶堆了滿屋,有的財寶甚至因為積存的時間過久而
變舊了,這時候還感到不能滿足;旁觀的人都在笑他,而當局者迷,卻是渾然不自知啊!實在是因為他已經愛錢成癖了。這些貪污的人,大都是為了要使子孫能夠長
久的享有富貴,卻不知道有許多愚痴的豪門子弟,因為這種的緣故,而遭到滅門之禍;而也有許多清白的貧窮子弟,卻能夠發達富貴。要知道,福跟祿都有定數啊!
若是多得了不義之財,留下了怨業債,給子孫來償還,這並不是福啊!至於有做官的,為了要建立廟祀幫助宗族,救濟窮困的親戚,固然這些都是好事;然而心裡若
是想要很快的完成這些好事,則會貪得更多更凶;還不如積德行善能夠招來吉祥,官做久了,自然就會富有,這樣福報豈不是更能夠綿遠流長啊!凡是做官的人,喜
歡喝酒,愛好女色,喜好殺生,都是因為貪財的緣故啊!貪財的毛病,也都是從放縱自己的意念,養成了習慣;到了習慣久了,心性也就變了,就是捨掉了老命,也
還是要貪財;自然就不會去管貪來的錢財,到頭來是有用還是沒用了!在剛剛做官的時候,有的人還能夠有所矜持,不肯貪污;等到年紀大了,官做久了,卻是把持
不住而隨波逐流了。這就是因為自己漸漸的把官場,當做了是自己的家,把錢財當做了是自己的命啊!然而這種的人,比起那些一當上了官,就迫不急待大貪特貪的
人,要好得多了。
另外做人家長官的,也不能光是自己清白不貪污,就以為只要自己能夠明哲保身,這樣就足夠了啊!更應當要嚴格的禁止部屬貪污才對,為什麼呢?因為長官的耳目
畢竟有限,所有的案件幾乎全都要靠機關內部的部屬經手處理,所以部屬也因此而有了許多接觸賄賂的機緣;做長官的,如果平時不能夠以身作則,教導部屬『身在
公門好修行』的道理,等於是助長了部屬貪污,罪過也是很重的啊!」
故事一:
明朝的耿九疇,在做兩淮鹽運司的時候,他操守廉潔的名聲,遠近皆知。有一次耿九疇坐在河邊,有位小孩就對他說:「河水的清澈,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!」天
順初年,朝廷想要推舉操守廉潔的官吏,做為全國官吏和百姓的榜樣,就任命耿九疇為掌管全國官吏風紀的都御史,後來又任命他為尚書。他的兒子耿子裕遵守他的
教誡,操守也是十分的清廉,官做到了太子太保,吏部尚書。
故事二:
從前有位名叫樊光的官員,在他擔任交趾郡郡佐的時候,有一天,他正在衙門裡辦公,忽然間雷電大作,刮起了大風;樊光與兒子和狗,都被雷給打死了;他的妻子
則在打雷的時候,看見一位道士,將她的身體搬運放置在別的地方,才得以倖免於難,否則她也早就被雷打死了。有人又問她說:「這是什麼緣故啊?」樊光的妻子
就說:「曾經有兩個人互告對方打官司,兩個人都被樊光關在監獄裡;其中有一位理虧的,就拿錢賄賂樊光;而有道理的那個人,因此就被樊光狠狠的拷打逼問,並
且強迫他承認犯罪;他的家人送來的飲食,樊光全都拿給了兒子和狗吃,那位嫌犯因為沒東西吃,就在他快要餓死的時候,有人看到他披頭散髮,向天帝控訴樊光的
罪行;這件事情才過了幾天,於是就發生了,樊光、兒子、狗,都被雷打死的慘劇。」
故事三:
侯鑑在擔任江夏令的時候,與一位僧人頗有交情,只要他遇有空閒,就一定會去拜訪這位僧人。而且在他每次拜訪的時候,僧人都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歡迎招待他的菜
飯;可是有一次侯鑑去拜訪僧人,僧人此次的招待,卻和以往相差的非常懸殊;侯鑑因此就問僧人,僧人回答說:「侯大人,您每次來訪的時候,土地公一定會事先
通知我,所以我才能夠預先做好準備啊!可是您這次來訪,土地公卻事先沒有通知,所以我才來不及準備,以至於招待不週啊!」侯鑑聽了非常的震驚,就拜託僧人
請問土地公,這次不通知的理由?當天晚上,僧人就夢到土地公對他說:「侯鑑的官本來可以做到宰相,可是近來因為他接受了一位姓胡的,賄賂他六十兩的銀子, 因此而冤枉的斷下了一件案子;天帝已經銷去他宰相的職位,他的官只能做到監司的職位,和我已經沒有統轄的關係了,所以我才沒有通報啊!」
【再析】
唉!侯鑑因為接受了六十兩銀子的賄賂,就被天帝變更撤換他原本可以當到宰相的官祿,所以這樣說來,侯鑑他這樣做,是聰明呢?還是愚笨呢?而且神明是不會將每一件事情的禍福因緣,都明白的告知當事人啊!因此接受賄賂而不知道已經減損福報的人就太多了啊!
又例如有一位擔任審判職務的推官,名叫魏釗,他因為接受了四百兩金子的賄賂,就故意的判決殺人犯無罪開釋,而使得死者含冤莫白;上帝因此就削去魏釗的官祿
和壽命,過了一年,魏釗也就死了。現在的人,往往以為替人脫罪,不能夠和故意加重人罪相比,就拿這個做為藉口;卻不曉得「法律不可以放縱,人也不可以冤
枉」的道理啊!
以直為曲,以曲為直
【解釋】
把理直的變成理曲,把理曲的反認為是理直。
【分析】
兩邊的當事人,各自都向官府提出了訴狀,互相的控告對方;這時候雙方道理的曲直,尚未查明清楚,他們的生死與奪、有罪沒罪,全都在法官的一句話啊!所以法
官怎麼可以輕忽隨便的就宣判呢?現在卻有把當事人理直的判成了理曲,而把理曲的判成為理直的法官啊!如此曲直顛倒的法官,若不是因為他接受了賄賂,就是他
偏心循私啊!否則輕率鹵莽到了這種地步的人,怎麼會當得上法官呢?
故事一:
從前有位劉安民,在縣衙裡面做事,因為他處事公平,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;因此老百姓想告狀訴訟,在還沒告到縣衙之前,一定都會先去拜訪劉安民,請他判定曲
直,是否可以提出訴訟,然後才決定告或是不告。劉安民非常的認真,義務的為百姓服務,雖然很辛苦,也是不推辭;百姓提出的道理是對的,劉安民就同意他說:
「你的理直,可以提出告訴。」若是理曲的,就對他說:「你的理曲,若是提出告訴,一定會敗訴。」因此全縣的訴訟案件,因為劉安民的善斷曲直、為民服務而減
少了一大半;後來劉安民的兩個兒子,都考取了功名,劉家到今天還是望族呢!
故事二:
趙時在擔任無為州教授的時候,有一天晚上,他夢到一個囚犯對他說:「我不幸被祖翔害死了啊!」趙時就說:「祖翔這個人精通法律,操守又廉潔,為人處事非常
的謹慎,他怎麼可能會冤枉你呢?」囚犯說:「我的死,雖然不是祖翔的意思;但是因為他心裡面一直都懷疑我有罪,所以他就曲直不分,竟然把我判了死刑!所謂
冤有頭、債有主,不是祖翔害死我,那又是誰呢?我已經把我的冤情,告到冥王那裡,所以祖翔也活不久了!」果然一個多月以後,祖翔就死了。
【再析】
近來喜歡攻訐他人,向法院告狀的情形,似乎愈來愈盛行了。如果為政者,不能夠用道德來感化人民,那麼加重誣告他人的罪刑,或許可以減少人民的訴訟;就算是
進行訴訟,因為懷疑而誤判的案子,也不致於會太多。最怕是法官在左右原告的心意,亂用審判的名詞,以鼓勵煽動訴訟的風氣,這種的法官,恐怕他的命也不長
了,而社會的正義也就敗壞了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